日前,蚌埠市安委辦印發了《蚌埠市開展有限空間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蚌埠市行業專家石權圍繞《方案》的決策背景和依據、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研判和起草過程、主要目標、主要任務、創新舉措、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等進行了解讀。
一、制定背景和依據
5月以來,我省連續發生有限空間生產安全事故,事故發生后,省政府高度重視。按照《安徽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就近期有限空間生產安全事故通報》(皖安辦明電〔2020〕10號)、《安徽省安委會辦公室關于編制安徽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皖安辦〔2020〕22 號)要求,經市政府同意,決定自今年5月至12月在全市開展有限空間專項整治行動。
二、制定意義
(一)深刻汲取事故教訓,認識有限空間作業重要性和緊迫性,防范遏制有限空間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二)深入開展安全風險查找、研判、預警、防范、處置、責任“六項機制”建設。
(三)加強風險辨識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嚴格落實各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四)督促企業對有限空間進行辨識建檔,嚴格落實各項安全防范和應急措施。
三、起草過程
由市安全生產基礎科牽頭對文件進行了起草,通過黨組會研究形成代擬稿,2020年5月7日,在第二季度安委會會議上向安委會各成員單位現場征求意見,會后根據各成員單位的意見和建議對方案進行再修改并上報市政府,經同意,由市安委辦印發。
四、工作目標
全面排查整治工貿行業領域和建筑施工、市政工程、電力、水利建設等行業領域重大生產安全隱患,規范有限空間作業行為,普及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知識,避免盲目施救,促進我市涉及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堅決防范此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五、主要任務
(一)明確有限空間辨識和條件確認。一要按照“全覆蓋、無遺漏”的要求認真開展有限空間企業再排查摸底工作,做到有限空間企業、單位無失控、漏管。二要建立“一企一檔”,涉及有限空間作業的企業全部納入有限空間監管臺賬。三要在有限空間作業場所出入口醒目位置設置安全警示標識,樹立危險告知牌。
(二) 加大有限空間安全培訓教育力度。重點測試企業三類人員(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一線作業人員)安全知識測試,務必做到培訓測評合格后上崗作業。二是加強組織縣區級及行業領域內的有限空間作業專項安全教育培訓,有效提升安全教育培訓效果。
(三) 有限空間企業檢測設施設備和應急救援器材配備要到位。一是摸清各轄區、各行業領域企業、單位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情況;二是要求企業配備長管呼吸器,配備防墜落用具(安全帶、安全繩、自鎖器,緩沖器、三腳架等),安全器具(通風設備、照明設備、通訊設備、安全梯等),其他防護用品(安全帽、防護服、防護眼鏡、防護手套等),三是嚴格要求作業人員規范佩戴。
(四) 健全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嚴格要求企業健全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指導轄區、行業領域企業、單位充分利用好省應急廳印發的《工貿行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手冊》,規范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嚴格執行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確保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實施。
(五)加強有限空間作業應急處置能力。督促檢查所屬企業、單位有限空間作業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編制情況以及應急演練開展情況;大力開展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警示教育;督導所屬企業、單位樹牢杜絕盲目施救的應急處置理念,提升科學施救能力。
(六) 提升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管能力。一是,規范企業有限空間安全管理,做到有限空間辨識全面、管理臺賬標準規范、作業審批制度嚴格執行、警示標識和危險告知牌風險提示到位、勞動防護用品配備齊全;二是加大有限空間作業的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問題突出的企業、單位要進行通報、曝光,加大處罰力度,提高涉事企業、單位違法違規的社會和經濟成本,形成監管執法威懾力,推動企業、單位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有效管控有限空間作業風險。
六、創新舉措
本次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內容更加詳細,范圍更加廣泛,覆蓋了全市范圍內的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等工貿行業涉及有限空間作業的企業,建筑施工、市政工程建設、垃圾余熱發電、燃氣、熱力、排水、環保等涉及有限空間作業的重點單位、重點區域、重點場所,并在方案中要求做到“有方案有通知、有會議有布置、有檢查有督察、有總結有通報、有問題清單有隱患整改”。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一)全面摸排有限空間企業底數,建立信息表。
(二)開展有限空間條件確認,建立有限空間條件確認清單、管理臺賬、隱患整改臺賬。
(三)全面執法檢查,對企業、單位排查的隱患跟蹤指導,集中整治。
(四)開展交叉互查。
(五)報送專項整治工作總結。
(六)建立長效機制。